电话购买
网上咨询
|
6月5日起,骨科耗材国采执行有变!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执行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的通知沪药事药械〔2023〕8号》(以下简称《通知1》)。 截至目前,随着上海市明确执行时间,全国31省,脊柱国采结果落地执行时间全部明确。 全国31省执行过程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非中选产品挂网限价、医保支付标准以及医保直接结算。 首先,在非中选产品挂网限价、医保支付标准方面,天津市是首个制定相关标准的,而后河南、河北、北京、内蒙等十余个省份相继落地执行。 此外河南执行文件提出:非中选产品医保支付要和已经中标的产品对比是否类别相同、功能相近,通俗地讲就是,如果非中选产品不能替代中选产品或是和中选产品作用差不多,那非中选产品的医保支付就是中选产品的最高中标价格。 此举的施行意味着,「非中选」这个概念包含了临床在用的集采中选产品之外的同类产品,结合骨科脊柱国采而言,进入国家集采的14个产品系统只是一个小范围关系,更大的「非中选」产品,还包含了集采落选、以及科技含量较高但未纳入集采的产品。例如3D打印融合器、囊袋、椎体成型活检器等产品,后期在院内使用可能更加受限! 河南省对于非中选产品制定医保支付限制,山西、湖南等省随后落地。 最后,医保直接结算成为脊柱国采执行的一大亮点。 天津、福建、江西、青海以及山西等医保局/药械招采平台纷纷明确脊柱国采中选品种,绕过医院,均执行医保基金与中选/供货企业直接结算货款。 脊柱国采尘埃落定之后,全国范围内,更多品种,更大范围的耗材带量采购已经开始落地。 5月18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的本次发布会中,就介绍了耗材集采进展及未来计划。 国家层面,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主要是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 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的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 在新一轮集采冲刷之下,更多耗材市场将迎来巨变。大批医械厂家和经销商,在集采猛挤利润的当下,生存日益艰难。走到行业巨变的岔路口,不改变即被淘汰! (文章转载于医信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